2025-08-12 17:37:41
吉和昌擬沖刺北交所上市,但面臨多重挑戰(zhàn)。雖然公司2022年—2024年營收增長,但2024年主營業(yè)務毛利率驟降4.3個百分點。在產能利用率不足70%的情況下,公司仍計劃募資擴產。北交所就公司控制權穩(wěn)定性、募投項目合理性等發(fā)出問詢函。吉和昌主要從事特種功能性材料研發(fā)銷售,面臨行業(yè)競爭加劇、產能利用率下降等問題。
每經記者|陳晴 每經編輯|魏文藝
特種功能性材料生產商武漢吉和昌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吉和昌”)擬沖刺北交所上市。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以下簡稱“每經記者”)注意到,在吉和昌沖刺IPO(首次公開募股)的關鍵時期,出現(xiàn)國有股東提前“撤退”、核心技術人員離職等異常情況。
財務方面,2022年—2024年(以下簡稱“報告期內”),雖然吉和昌的營收保持增長,但2024年主營業(yè)務毛利率驟降4.3個百分點,部分產品甚至出現(xiàn)負毛利率。更令人擔憂的是,在整體產能利用率不足70%的情況下,公司仍計劃募資擴產。這一反?,F(xiàn)象已引發(fā)監(jiān)管關注,近期北交所就吉和昌控制權穩(wěn)定性、募投項目合理性等問題發(fā)出審核問詢函。
吉和昌主要從事表面與界面處理相關特種功能性材料的研發(fā)、生產和銷售。股權方面,公司呈現(xiàn)出“雙實控人”的特殊架構:宋文超和戴榮明通過直接持股及吉和昌投資、吉祥島投資、和盛投資三家平臺合計控制公司62.29%的股份。
圖片來源:吉和昌招股書(申報稿)
其中,宋文超任公司董事長,戴榮明任公司董事兼總經理。雖然二人自2014年以來已經簽署了三次《一致行動協(xié)議》,且歷次股東會、董事會上的投票均保持一致。但從招股書(申報稿)看來,二人并無親屬關系,且二人直接持有公司的股份以及在間接股東層面的持股比例均較為接近,但公司并未說明二人出現(xiàn)意見分歧時的解決機制。
除了實際控制人,第二大股東奧克股份持有吉和昌37.71%股份。這一股權關系源于2017年吉和昌以5510萬元收購奧克股份旗下武漢奧克特種化學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武漢特化”)60%股權。
目前武漢特化是吉和昌的全資子公司,但其廠區(qū)仍然緊鄰武漢奧克化學有限公司(奧克股份全資子公司,以下簡稱“奧克化學”),且部分公輔工程、員工食堂仍依托奧克化學。報告期內,吉和昌需向奧克化學支付循環(huán)水、冷凍水、儀表空氣及食堂餐飲等供應費用。
不過,奧克股份近兩年經營不佳,2023年和2024年分別虧損3.09億元和1.59億元,今年一季度繼續(xù)虧損328.24萬元。
此外,每經記者注意到,在吉和昌沖刺上市的關鍵時點,還出現(xiàn)了核心技術團隊動蕩的情況。今年3月,吉和昌原技術總監(jiān)任凡因個人發(fā)展原因離職。目前公司的核心技術人員中,除了宋文超與戴榮明二人,其他3人中,現(xiàn)任技術總監(jiān)吳洪特今年才剛剛入職,王亮和張靜則均是從武漢特化成長起來的技術人員。
選擇離開的還有國有股東們。2022年6月引入的高新投創(chuàng)投等國有股東,曾約定2024年底前未上市即觸發(fā)對賭,卻在2024年9月提前退出。
吉和昌解釋稱,公司原擬申請首次公開發(fā)行股票并在創(chuàng)業(yè)板上市,后因經營業(yè)績變動、資本市場政策變化等因素調整上市計劃,高新投創(chuàng)投等外部投資機構根據(jù)當時的市場情況及其內部戰(zhàn)略擬提前退出。
報告期內,吉和昌營收穩(wěn)步增長,分別為4.27億元、4.38億元及5.17億元;但凈利潤增長緩慢,分別為5608.86萬元、5621.29萬元及5634.63萬元,三年累計增幅僅0.46%。
圖片來源:吉和昌招股書(申報稿)
值得注意的是,報告期內,吉和昌主營業(yè)務毛利率分別為 31.13%、31.59%及27.29%,2024年度公司主營業(yè)務毛利率下降4.3個百分點。
圖片來源:吉和昌招股書(申報稿)
對于2024年毛利率下降,公司招股書(申報稿)解釋稱,一是受新能源電池材料市場競爭影響,鋰電池電解液添加劑和鋰電銅箔添加劑價格持續(xù)下跌,從而導致毛利率下滑;二是外購產品銷售占比有所提高,其毛利率相對較低。
吉和昌主營業(yè)務毛利主要來源于三大業(yè)務板塊:表面工程化學品、新能源電池材料、特種表面活性劑。其中,新能源電池材料板塊曾經是公司的利潤支柱,2022年一度貢獻超過六成的毛利額,但到了2024年,這一比例已經下降21.49個百分點至39.63%。
深究下來,吉和昌新能源電池材料業(yè)務板塊毛利率從2022年的45.49%下降至2024年的36.01%,下降了9.48個百分點。其新能源電池材料主要有兩類產品:鋰電銅箔添加劑和電池電解液添加劑。報告期內,鋰電銅箔添加劑的毛利率分別為 55.96%、57.92%及49.05%,2024年毛利率同比下降了8.87個百分點;電池電解液添加劑的毛利率分別為26.22%、-3.62%及-3.03%,2023年和2024年均為負毛利率。
吉和昌的毛利率下滑并非個案,而是行業(yè)低迷的縮影。如知名鋰電池電解液添加劑生產企業(yè)華盛鋰電2024年凈利潤虧損達1.75億元,公司稱這是“受鋰電池電解液添加劑行業(yè)競爭加劇影響”。
鋰電銅箔行業(yè)同樣面臨嚴峻挑戰(zhàn)。招商證券7月發(fā)布研報稱,鋰電銅箔行業(yè)過去兩年供應大幅過剩,盈利顯著下降,2024年幾乎全行業(yè)虧損。吉和昌招股書(申報稿)也坦承,2024年,一方面,下游鋰電銅箔市場競爭進一步加劇導致部分鋰電銅箔客戶以階段性去庫存為主;另一方面,公司主動采取降價策略以保持市場優(yōu)勢競爭地位,銷售收入隨價格下跌同比略有下滑。
在當前行業(yè)整體低迷的背景下,吉和昌部分產品產能利用率持續(xù)下滑。報告期內,公司整體產能利用率分別為72.02%、 73.51%及69.03%,2024年同比下滑了4.48個百分點。其中,新能源電池材料的產能利用率下滑尤為明顯,從2022年的95.15%驟降至2024年的57.34%,降幅達37.81個百分點。
圖片來源:吉和昌招股書(申報稿)
令人費解的是,吉和昌仍計劃通過IPO募資2.96億元用于擴產和補流等。其中,年產2000噸集成電路用電鍍化學品項目擬使用募資金額1.05億元。項目建成后,公司將新增年產710噸鋰電銅箔添加劑。
近兩年,吉和昌鋰電銅箔添加劑相關產能利用率持續(xù)下降,2024年公司現(xiàn)有1000噸鋰電銅箔添加劑產能的利用率僅為69.65%。這意味著新增產能相當于現(xiàn)有產能的71%,在當前行業(yè)需求疲軟的背景下,其市場消化能力存疑。
圖片來源:吉和昌招股書(申報稿)
另外一大募投項目即年產1.2萬噸光伏材料、表面處理化學品和相關副產品項目擬使用募資金額1.02億元,重點提升公司水性新材料產品及表面工程化學品生產規(guī)模。
根據(jù)披露,吉和昌近年來推出的水性新材料可在光伏硅片切割環(huán)節(jié)用作切割液添加劑,起到消泡、基材潤濕等作用,系公司特種表面活性劑板塊重點產品。但公司特種表面活性劑產能利用率已從2023年的90.78%下滑至2024年的87.3%。
今年一季度,吉和昌營業(yè)收入1.19億元,同比下降 7.54%;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1509.55萬元,同比下降 7.67%。針對一季度營收下降,吉和昌解釋稱,主要原因系2025年一季度光伏硅片市場階段性產能過剩導致終端客戶整體開工率偏低,進而帶來公司水性新材料產品銷量及價格整體有所下降。
作為光伏硅片領域龍頭企業(yè),TCL中環(huán)的業(yè)績預告印證了這一趨勢。該公司預計2025上半年虧損40億元至45億元,主要原因包括產業(yè)鏈需求降溫、產能供需失衡以及產品價格持續(xù)下跌等。
近期,北交所審核問詢函也特別要求吉和昌說明“擴產產品是否存在產能過剩的風險,本次募投生產項目設計是否合理”。
就此次北交所上市事項,8月11日,每經記者致電吉和昌并向公司發(fā)送采訪郵件,截至發(fā)稿未獲回復。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shù)據(j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使用前請核實。據(jù)此操作,風險自擔。
封面圖片來源:視覺中國-VCG211578613481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lián)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lián)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xiàn)在本站,可聯(lián)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